家具百科网(www.jiaju-baike.com)-专业家具网站-最新更新文章-随机更新文章

新中式家具的演变发展历程

发布日期:2019-03-01 08:39:26 来源:家具百科

导读:近年来,新中式开始风行。今年8月初,中山大涌有了第一届新中式家具展,这当然是好事。相信许多人都会问:新中式为什么会产生,它又会往哪里去?让我们先简单地梳理一下中国历来的家具潮流。
中式

 
新中式这个名词,是北林的张帝树、南林的张彬渊和中南林的胡景初几位老师提出来的,以便有别于中国传统家具——红木家具。
 
明式(1368—1644)
明式家具
 
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的第一高峰,影响全世界,这不单单是设计,还包含结构、工艺与材料。
 
• 设计:文人参与家具设计,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。
 
因为明朝初年,反腐败力度非常大,贪官不是一个人死刑或 死缓,而是诛九族,一个人贪污,最多杀了两千多人,同时又不实行“高薪养廉”,俸禄非常低。一个县官,一年只有十担米,因此,文人都无心仕途,转而去搞“杂巧淫技”,在古代儒家思想,读书人不当官,做什么都是杂巧淫技。
 
于是文人“出世”去炼丹嗜酒甚至吸毒,不然就去“寄情”陶瓷、家具等工艺品的设计。赏心悦目,丰富悠闲的生活,这种道家文化,成为时代潮流的思想指引,讲求简约与自然流畅,这些情怀,都反映到明式家具的设计上。
 
• 材料:明代手工业生产非常进步。
中式
除了自给,还出口到周边的国家,当然很多去了南洋。当时海上的交通工具是帆船,去时货满舱,回来时除了土产,还得重物压舱,红木树桐是最主要的压舱物。(后期当然是有意识地砍伐),回到国内扔到长江边上。
 
而明代中期,苏州太湖边的榉木林,已砍伐殆尽,工匠们因此看上了长江边上的红木。
 
由于东南亚的红木,材质坚硬,所以文人设计时可以用材纤细、流线型、薄木板……设计的空间很大,充分发挥道家的简约。
 
假如没有那么坚硬的红木,我们很难想象明式家具是后来的那样子的。
 
• 工艺:我一直想探讨当时的中国工匠如何适应从中硬度木材(密度在0.6-0.7左右)转为采用高密度木材(密度在0.7以上)。
 
由于木材十分硬,当时的动物胶是无法粘接的,于是得设计出各种榫卯、各种巧妙的结构来支撑,达到文人简约、纤细、轻盈的流线型外观设计。这些结构设计,多亏了坚硬的红木,多亏了这些能工巧匠。

 
至今,还没有多少人去从事这一方面的深入的研究,我们只欣赏明式家具的外观,而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。其实在工艺方面,工匠们是呕心沥血的。
 
而这时候的大漆工艺,也日趋成熟。高达二十几道的大漆,不但使木器更光亮润滑,而且也保护了木材本身。
 
这些,都是旧时代的欧洲人所望尘莫及的。
 
今天北欧的设计,都是仿自明式,即使是非常著名的设计,比如汉斯瓦格纳(Hans Wegner),他的中国椅(China Chair),也仿自明式。朱小杰写过专文,对比了许多北欧的著名设计的明式的原型。

 
中国椅
 
清式(1644—1911)
明中叶到清,贪污盛行,当官的收入丰厚,于是文人热衷于仕途,不再参与这些士大夫阶级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杂巧淫技了。
 
清代家具
 
家具行业一下子没有了灵魂,只留下大批的工匠,家具的制作也落入了工匠之手。工匠哪里懂得什么道家思想,什么简约主义?只能往工艺去发展,因此雕刻越来越复杂,到最后,完全是在耍技艺了。
 
清代的家具,体量大、雕刻繁杂,因此可以说,清代的家具,是工匠的家具。
 
西方的家具发展,是由繁到简,从巴洛克到洛可可到新古典到现代简约,中国倒过来,由简到繁,从明式到清式。
 
民国家具(1912—1949)
孙中山推翻满清,民国在风雨飘摇中成立,到1919年,爆发了五四运动。在政治上,这当然是一场爱国运动,在文化上,展开了新文学运动,打到一切传统的思想,打到孔家店……
 
当时的中国人以为,中国的落后是由于旧的文化造成的(其实是千年的农业社会,没有及时地转变成为工业社会造成的),因此全盘否定所有传统的东西。
 
家具设计也一样。
中式
民国家具
 
外型设计全部照搬西方的,从巴洛克到洛可可,全部引进来,然而材料还是以红木为主,很少有用橡木(oak)、水曲柳什么的(西方的原样所采用的木材)。
 
工匠当然是中国人,因此工艺、雕刻的刀法等等,全是原有的那一套。工匠由于“固有文化”,因此在一些地方,难免还是会掺杂一些“中国的元素”,比如在雕刻方面,将西方的人物、动物改为蝙蝠,如下图:
 
蝙蝠纹
 
在西方,蝙蝠是不祥之物,然而在中国,由于谐音,是吉祥的。
 
牙板的装饰雕刻
 
椅子是欧式的风格,但牙板的装饰雕刻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。
 
吉祥图案石榴
 
大衣柜的“帽子”,欧洲款式,但题材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石榴。
 
椅子脚用西洋家具的兽爪,茶几却是中式的三弯腿
 
椅子脚用西洋家具的兽爪,茶几却是中式的三弯腿。
 
民国家具就是混杂的四不像,这种中国传统的家具与西洋家具的“杂交”,分两种方式:
 
——以洋为主,以中为辅;
 
——以中为主,以洋为辅。
 
这是时代的产物,也是时代的无奈。
中式
当然,家具的洋化,需以建筑的洋化为前提。民国建筑,几乎全部洋化,和今天中国大部分城市里的建筑相似,洋化的建筑也促进了家具的洋化。
 
今日的家具(1949—)
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,由于物资匮乏,家具没有风格可言,都是非常简单的,为了满足生活基本功能的设计。
 
改革开放之后,物质逐渐丰富起来,中国的家具风格,又回到民国家具的老路,因为我们完全笼罩在西方文化之中,我们的建筑、服装、生活器具……全部都是西式的,中国的文化,深度地迷失。
 
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,民族的自信心逐渐恢复,人们开始回顾自己的文化与传统。
 
九十年代,中国传统家具也就是所谓的红木家具,开始兴起,但在中国的家具市场占有率始终不超过一成,为什么呢?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:
 
• 设计:
 
——在西式的洋楼公寓里,摆放古老的中式传统家具,显得十分不协调。
 
——传统家具讲究的是礼仪,现代的人讲究的是舒适。
 
• 材料:
 
红木家具用的是红木,恰恰是红木箍死了传统家具的发展。
 
——CITES公约,将大部分的红木,列入管制之中,不准砍伐 买卖。
 
——国内一些“权威”机构,将所谓的红木标准,限定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(5属8类33种)。
 
——因此给了商人囤积居奇的机会,红木被一路炒高。
 
以上这三方面夹杂在一起,注定了红木家具的前途。
 
因此我们说,明代是文人的家具,清代是工匠的家具,现代是材料的家具。
中式
都铎设计的新生
我们看看英国的都铎设计,都铎王朝(1485—1603)是英国全盛的时代,和中国的明代处于同一时期,这个时代的家具,豪华、饱满、丰富,但发展到今天,英国人做了许多改变:
 
都铎家具
 
——尺寸: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国家工业革命。当时大批的农民工涌进城市打工,因此住房严重不足,只能将原有的住房分隔,家具的尺寸只好缩小。
 
都铎设计的新生
 
——材料:都铎设计用的是白橡实木,但今天的都铎家具,实木部分却很少了,以中纤板贴木皮(veneer)为主。
 
都铎设计的新生
 
——工艺:改用现代的生产方式,用CNC雕刻、仿型机等大型设备取代技工,实行工业化生产。
 
中纤板贴木皮
 
今天的都铎家具,外观有些简化,这是消费者的需求,但大体上还是都铎式的。我们的明清家具,没有走向现代化,因此只能走向小胡同,越走越狭。
 
中纤板贴木皮
 
胡适说:“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”。
 
改革开放后的中国,工业化的巨大成就,形成了现代文明,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,于是中国人开始挑战西方文化。中国的传统文化,挑战西方现代文化,这本来就是十分正常的逻辑。
 
马林诺夫斯基(Malinowski)的文化三因子论(注),十分详细地描述了这种新旧交替的过程与结果。
 
中式
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。
 
第一层面:器物,用什么工具、器具来生活、生产,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吃饭,西洋人用洋枪洋炮打仗。
 
第二层面:组织,社会如何组织起来,比如政治组织、生产组织……因而形成了生活方式。
 
第三层面:观念,人们怎么想,社会的价值观等等。
 
一个社会,观念层是最根深蒂固的,不太会改变,并且“暗中”指导着我们的生活,反射在生活方式之中,影响了人与人的关系。
 
器物层最容易改变,现在我们的用品、工具、环境设施,几乎全部移植自西方,实际上,传统的器物,已经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,而趋于符号化。
 
于是我们在西方的器物与传统的观念的上下夹击中,生活方式呈现出“土洋”兼杂的状态。
 
民国家具那种四不像的土壤还在,难怪今天中国的家具市场,欧美家具还是占大头。
 
然而随着中国国力加强,民族自信心也加强,传统文化因而逐渐强大,挤压西方现代文化,组织层也会跟着改变,生活方式也会改变。
中式
新中式终于出现了
 
新中式有别于传统家具,设计简约了,功能性更强了,但还抓住传统的尾巴,以中国元素来延续传统。比如:万字纹、卷书、卷草纹、寿字纹、回字纹、马蹄脚……等,希望以这些元素去抵御西洋家具的入侵。
 
有这样的意识,这样的行动,中国式家具设计的回归就有一个开始,就会有发展,虽然清华大学的柳冠中教授认为:孤立的“元素”脱离了它依附的 “系统”,或由“它”和其他元素组成的 “结构”毫无意义。
 
然而我却认为:生活方式是承上启下的,中西文化在组织层里碰撞,逐渐形成一个又一个新的生活方式,这种碰撞就是一种角力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兴起,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,终于有了对本民族、文化的需求,才有了新中式。
 
新中式就是承上启下的历史角色。
中西文化会继续碰撞,角力会继续,此消彼长,最后一定会使我们回到设计的原点,回到理性的设计。
 
理性的设计是:充分调查市场,搞清楚中国人喜欢什么东西,我们设计、生产出来的产品,要符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,那自然而然的,产品的中国特色也就孕育在其中了。
 
新中式继续发展,也是如此,不必纠结中国元素,中国人设计给中国人使用、符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家具,就是中国式家具。就那么简单,当然我们还得记住老祖宗的话:因材致用、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、因势利导。
 
——材料:放开,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,容易获得的木材,合格的人造板甚至其他新材料。
 
——工艺:跟着国家的工业进程,尽可能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,不要依赖工匠。
 
否则,中国的家具市场,只能继续留给欧美设计的家具。

上一篇:新中式书柜应该如何选购?
下一篇:中式家具十大经典雕花元素有哪些寓意?

我很喜欢这篇文章,我要分享给我的朋友(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分享):